2022-02-16 18:38:32
数据合规热点速递2月刊(上)
利用爬虫技术获取2.1亿条简历数据,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重”判罚出炉:判刑7年,个人罚金1000万
2022-02-16 18:38:32

近日,海淀区检察院起诉的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科技公司)、王某某等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一案,经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维持原判,案件一审判决生效。被告单位某科技公司被判处罚金人民币四千万元,被告人王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罚金人民币一千万元,其他被告人均被判处相应刑罚。本案对被告单位判处的罚金数额、对被告人判处的刑期和罚金数额,均系近年来全国同类案件判罚最重案例。

某科技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经营招聘工具软件和大数据分析等业务。2015年至2019年间,该公司组建专门爬虫技术团队,在未取得求职者和平台直接授权的情况下,秘密爬取国内主流招聘平台上的求职者简历数据。本案涉案人员多、涉案电子存储设备多、涉案数据量特别巨大、被告人作案手段呈现高技术化特征,针对这些问题海淀区检察院科技犯罪检察团队适时提前介入案件,并密切配合公安机关取证工作。案件审查过程中,针对海量涉案公民简历数据,检察官提出具体指导意见,从涉案数据中发现具有爬虫特征的2.1亿余条个人信息。经查,某科技公司获取上述数据后,对数据进行重整,并用于开发产品意图谋利。期间,某科技公司爬虫技术团队负责人欧某某,私自将公司窃取的简历数据对外出售,个人非法获利人民币30余万元。

【来源: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点评:网络爬虫可以便捷地获取互联网上的公开信息,但也需要关注爬取的数据是否为个人信息,信息主体在互联网公开其个人信息并不意味着相关信息可以被任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保护法》仅允许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公开的个人信息。另外,大量获取数据很容易被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特别严重的情形,司法机关也会更加严厉打击。建议相关行业主体更加重视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不越权通过自动化获取技术获取个人信息和他人企业的商业数据、重要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