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法律AI业务实战分享活动在植德上海办公室圆满举行
2025.10.27 | 来源:植德律师事务所
 

当前生成式大模型正从技术探索走向法律实务的核心,重塑着法律行业的工作模式。然而,工具的普及并未直接带来效率的飞跃:零散的应用、未成体系的方法,以及技术自身的局限,都可能在实际工作中制造新的效率陷阱与合规盲区。面对这一挑战,企业法务与合规官们迫切需要超越零散的“操作技巧”,构建一套能与专业工作流深度融合、切实提升质效的系统化方法论。

 

在此背景下,2025年10月24日,由植德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行业委员会筹办的“法律AI业务实战分享”活动在植德上海办公室圆满举行。活动汇聚了来自知名企业的近四十位法务与合规负责人。植德三位深度践行数智化的合伙人,立足于法律专业本源,分享了经过不同真实项目验证的AI实战方案与高效的人机协作流程,致力于帮助与会者理解AI如何转化为稳健、可信赖的生产力。

 

植德首席运营合伙人 潘扬律师

 

植德律师事务所首席运营合伙人潘扬律师系统梳理了从数据治理到AI落地的完整路径,指出生成式AI正深刻重塑法律能力模型,推动法律人的核心竞争力从传统检索转向提问挖掘、专业判断与AI协作等高阶能力。他提出了一套务实的法律人AI能力模型,覆盖从工具使用到智能体的构建,为团队能力建设提供了清晰的进阶阶梯,分享了企业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对通用大模型和专业大模型进行合理组合与选型。

 

在实操层面,潘扬律师通过案例演示了专业提示词的设计方法,从而更有效地让AI协助专业人士完成复杂的法律工作,为法务团队提供了可上手的实操经验。

 

植德合伙人 郭晓兴律师

 

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晓兴律师以《AI赋能法律实战场景解析》为题,为现场的企业法务与合规负责人带来了极具实操价值的洞察。他分享了AI在法律合同审阅、起草及法律研究等核心场景的应用实例,解读了如何通过构建精准的“提示词”将AI调教为一名高效、严谨的“法律实习生”。分析了当前AI合同审核产品“用力过猛”、脱离商业逻辑等核心痛点,探讨了一套“审核清单-AI审核-人工判断-优化清单”的闭环工作流,以实现标准统一与效率提升。

 

郭晓兴律师指出了AI在合同全文起草和复杂条款谈判决策中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关键建议:法务团队应将AI定位为辅助工具,通过精心设计的提示词和流程,让其严格在预设的“审核清单”范围内工作,输出精简、基于原文的修改建议,从而将专业法律人员从重复性劳动中解放,聚焦于更高价值的风险判断与商业决策。

 

植德合伙人 陈文昊律师

 

植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文昊律师以《我国对AIGC监管的法律规制》为题,系统解读了我国AIGC监管的法律框架,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核心法规的适用条件与备案要求,重点探讨了“算法备案”与“生成式AI服务备案”的双轨制要求,并梳理了判断是否需履行安全评估与备案义务的关键合规路径。

 

陈文昊律师分析了AI生成内容标识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方法,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提示企业未履行合规义务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他提出了一套从“角色定位-风险评估-制度搭建-材料填报”的完整合规落地流程,为企业的AIGC业务安全、稳健开展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本次分享活动通过体系化的能力阶梯构建、场景化的实战案例解析与关键合规要点的梳理,助力与会者系统掌握了法律提示词设计、AI工具组合策略及人机协作流程搭建等核心能力,并将AI技术有效转化为可立即应用于日常工作的专业生产力。活动不仅拓宽了AI在法律行业中的应用边界,更提供了兼顾效率与安全的可落地实施方案,为法务团队应对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清晰路径。

 

植德律师事务所将持续深耕“法律+AI”的融合创新与实践积累。“破局之路,唯变不变”,我们诚挚期待与更多行业同行及生态伙伴携手,共同探索智能时代法律行业的演进方向,共享技术赋能专业的实践经验,助力法律人驾驭变革、共塑未来。

 

 

 

植德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行业委员会

 
植德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行业委员会成立于2022年1月,原名植德元宇宙与数字经济行业委员会。委员会从产业链、商业模式、法律政策等多角度出发,专注于研究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包括元宇宙)相关的监管要求与实务法律问题,特别是行业投资、企业经营中新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客户提供多维度的法律服务,包括投融资、IPO、知识产权、合规(数据、刑事、税务、广告、互联网产品等)、常年法律顾问、争议解决等。

创建以来,委员会创办并定期发布《元宇宙与数字经济月刊》(现已经更为《数字经济月报》)和《人工智能月刊》;紧跟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相关行业热点与司法实践,在植德公众号专栏发布专业文章近百篇,并先后发布《数据刑事红线指引1.0版》《员工个人信息保护指引1.0版》《数据安全法实务指引》《<个人信息保护法>逐条解读1.0版》《数字化转型白皮书》《AIGC产品合规应用商店上架指引》等实务指引;委员会成员还深入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各地产业园区等开展专题培训,在人工智能、投融资、数字资产、互联网合规、数据合规、争议解决等方面,为包括行业企业、投资人等提供专业法律参考与支持。委员会还积极参与主管机关、行业协会组织的相关行业标准、调研、重大疑难问题的研究工作,得到各级监管机关、行业协会的认可。

委员会成员为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具有行业与法律多重背景且深耕多年的合伙人,擅长结合商业化思维,协助人工智能及数字经济相关行业企业搭建覆盖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流程合规制度体系,实现及时有效的风险防范与危机处理,为客户的经营活动保驾护航。委员会成员在本行业经验丰富,具备对行业动态、发展趋势的洞察力,部分合伙人有司法、税务等相关部门工作经历,能够为企业提供更贴合商业化的合规方案。委员会成员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法学院校,持有海内外律师执业资格,如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并得益于团队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可调集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等热点司法辖区的合作律师,为客户提供无缝衔接的国际化法律咨询服务。
 

 

人工智能月报/数字经济月报系列
请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链接获取
 

 

 

植德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行业委员会

 

合伙人:时萧楠  王妍妍  李凯伦  何京  郭晓兴  陈文昊 杨诚 李倩

 

调配全所资源、长期陪伴客户的一站式法律服务

订阅我们
*
*
*
*
*
*
单击刷新
您感兴趣的业务领域(可多选)
您感兴趣的行业领域(可多选)
温馨提示:
提交本表单视为您希望收到植德律师事务所行业研究报告、出版物。
免责声明:
您订阅的行业研究报告、出版物不代表植德律师事务所就相关问题的法律意见。如您需要法律意见,请您向具有相关资格的专业人士咨询或寻求帮助。
微信公众号